全站搜索
返回
前不久,日本神户制钢被揭露篡改部分产品的技术数据,产品以次充好,问题产品涉及到丰田、雷克萨斯、本田、日产和斯巴鲁等汽车企业,共计约有30多家车企受到波及影响。
汽车零部件的产品质量对于保证整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随着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要求也更加严格。
建立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零部件和汽车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缺陷产品召回,杜绝汽配零配件的假冒伪劣事件发生,迫在眉睫。
华工激光参与起草的《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国家标准,早在2016年1月就开始实行,《标准》要求汽车关键和重要零部件上采用激光蚀刻二维码的方式,也就是直接在零部件表面上做标识的制作技术,即“本体标识”。
早期的汽车零部件的追溯,主要靠在产品上标记序列号来实现,条码诞生后被迅速应用到汽车零部件的标识中,不过其信息量少,容错性差使其并没有得到普及。这个问题直到二维码技术的诞生才得到解决。
二维码信息量存储大,可以放入1817个汉字、7089个数字、 4200个英文字母,且具有内置的校正功能,即使由于某种原因部分代码被损坏,代码仍是可以读出的,因而在汽车零部件追溯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