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行业发展至今,已经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各企业使尽浑身解数,力求在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其中企业携手,强强联合,不失为一个好的竞争战略。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总结2018年激光领域的十大企业合作,看他们如何通过携手提升彼此的竞争力。
1.华工激光与波长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 5月4日华工激光与波长光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在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制造方面达成合作。波长光电将为华工激光提供激光光学元器件(镜片镜头等),以提升华工激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合作协议显示,华工激光承诺2018、2019、2020年的采购金额分别不少于2000万、3000万元和5000万元。 华工激光与波长光电将发挥双方的竞争优势,实现1+1>2的效果。
2.禾赛科技携手法国燃气设备巨头Gazomat 2018年1月,禾赛科技与法国Gazomat公司完成签约。双方将共同开发欧美市场,打破美国和日本品牌长期垄断激光甲烷遥测仪市场的现状。 手持式激光甲烷遥测仪(图片) 激光甲烷遥测仪历经了多次迭代,终于在各项技术指标性能提升。单从研发难度来看,激光甲烷遥测仪比激光雷达更有挑战,因为它不仅需要接收到远处的激光反射信号,还要能够准确分析其光谱成分,才能实现百万分之五的检测精度。 激光甲烷遥测仪的海外市场历来被美日垄断,随着禾赛和Gazomat的联手,这一局面的有望被打破,最终将形成中日美三足鼎立格局。
3.相干公司与英国焊接研究所展开合作 激光巨头相干公司与英国焊接研究所(TWI)、汽车制造商Sodecia合作开展“ActFast”项目,该项目旨在解决对快速、可靠和经济地检测焊缝缺陷的持续需求,并打算使用现有和新开发的传感器来提供快速算法过程监控,生产用于激光焊接的实时光纤监控系统。 此外,ActFast项目还将开发基于零缺陷试样与其他样品生成信息的系统校准及教学数据库,并将新光纤系统的结果与其他现有激光焊接监测、控制解决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因素进行比较。 新型光纤系统的优点包括将传感器集成到激光器的互锁电路中,进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关闭该系统而不会损坏昂贵的光学元件。另外,ActFast系统将通过传感器和激光控制器之间的闭环接口提供过程监控,以提高焊接质量并减少报废和返工率。ActFast项目还将实现光学组件的快速准确对齐,而无需外部设备。此外,还会对每个工件的原始数据进行记录,以便将来进行改进和离线分析。
4.大族激光携手华昌达 5月2日,大族激光与华昌达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发挥各自在激光技术和机器人焊装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拓展工业激光加工与机器人领域的协同发展。 其中,大族激光出资额为1.3亿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65%,德梅柯出资额为0.7亿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35%。德梅柯为新公司的经营提供技术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技术指导,许可新公司使用必要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大族激光则为华昌达提供流动性支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向华昌达直接提供现金借款、为华昌达贷款提供增信等多种方式的支持,以确保华昌达的生产经营稳定。
5.领创联姻Prima Power 6月15日上午,中国领创激光与意大利Prima Power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Prima Power公司将在自动化装备、三维加工等技术以及资金上为领创激光提供支持,合资项目主体将落户沧州。中外合资,有助于国内企业快速吸收外国的一些先进技术,但要想获得核心技术的所有权,而不仅是使用权,还需要国内企业更多投入在研发上。
6.华工、武船集团展开深度合作 8月,华工科技与武昌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智能产线”“智慧工厂”等激光技术领域及国际贸易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结成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华工科技与武船合作基础深厚,早在2008年,武船舰艇制造就使用了多台出自华工科技旗下子公司华工激光的等离子切割机。 本次合作达成后,华工科技将为武船集团提供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双方将围绕激光、智能制造在制造、民用工程、桥梁钢结构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在人才、技术、服务、资源、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双方竞争力,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7.宏山激光联合Preco开拓海外市场 。Preco将为宏山激光生产的用于金属板材、管材切割的工业激光切割机床提供演示、销售、安装、维护等技术服务。 这些光纤激光切割机集成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高速机床和材料处理的强大竞争力。菜单驱动式的机床控制系统由Preco团队安装、维护和提供技术支持。